11月21日至25日,许昌市东城区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区直各单位、乡(办事处)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170多人,分两批前往红旗渠精神发源地——林州市,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为期两天的党性锻炼培训。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之歌在东城区各级党员干部心中久久回荡,让广大党员干部零距离接触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新中国两大建设奇迹之一的红旗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党员干部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组织此次培训,是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体验,内心得到洗礼,振奋精神,破解难题。”许昌市东城区党工委书记朱发业说。
“不怕牺牲,无私奉献”
11月24日下午,第二批培训班成员来到红旗渠风景区,登上红旗渠总干渠的渠墙,大家气喘吁吁,上台阶都觉得累,不少人感叹:“当年他们开挖水渠是何等艰难啊!”沿着总干渠向东走,右边是悬崖峭壁,左边是万丈深渊,许昌市东城区技术监督局局长苏林涛说:“林县人靠一锤一钎创造了奇迹,领导干部敢想敢干、不等不靠、深入调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使得万众归心。”
许昌市东城区技术监督局不断改进作风,加强党性教育,始终把服务企业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深入乡村,摸清底数,建立档案,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帮助企业发展。据苏林涛介绍,在许昌市东城区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他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制定标准等方面提供指导。目前,东城区高新蔬菜种植面积1000多亩,增加就业岗位600多个,辐射周边村庄3000多户居民,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与气势磅礴的红旗渠相比,我们现在所作出的成绩都是微小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如今,各种条件都好了,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发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加强自身教育,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东城区管委会主任萧楠说。
“不怕困难,敢想敢干”
11月28日上午,邓庄乡高店村党支部书记付俊川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现在和乡领导、种植户一起在山东省寿光市考察蔬菜大棚和加工业项目。“培训期间,我被当年林县人不畏艰险、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的精神打动了。回来后,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和村里的种植户来到寿光考察项目,这次一定要帮助种植户把蔬菜大棚建起来。”付俊川动情地说。
付俊川告诉记者,高店村一户村民流转了400多亩地种植蔬菜。为了帮助种植户把项目搞起来,他便把项目上报乡里,乡里组织专人,带领他和种植户去寿光考察。“我们想把项目做大,把蔬菜种植和加工做成一条龙产业,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付俊川说。
在采访中,半截河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迪提起《红旗渠》纪录片中的片段:为了防止碎石落下伤人,工人们腰系麻绳,在悬崖上高空除碎石;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女工们不顾手掌被震裂,练就了“凤凰双展翅”的双手掌钎本领。“这些镜头太震撼了,如果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远见,不可能有现在的红旗渠。以后,我们还会组织其他村组干部到红旗渠进行培训,激发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张迪说。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1月24日晚上,在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学楼的教室里,由河南省话剧院编排的话剧《红旗渠》正在播放。按照红旗渠的规划方案,一个村的祠堂要拆除,为了不影响红旗渠的修建,村干部耐心地向村民讲清大局,牺牲局部利益完成拆除任务。看到这里,东城区党工委副书记周新民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对我们的征地拆迁工作有很大的启发,要下大功夫引导群众识大体顾大局。”
同样是拆迁问题,在邓庄乡许庄社区改造过程中,由于租房困难,孤寡老人的居住成了一个难题,邓庄乡党委书记李进平带领相关人员经过调查和协调,将孤寡老人安置到学校的老房子里,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临时安置在市区的住户,由于区域限制,学龄儿童无法入学,李进平联系教育部门,使孩子们顺利入学。“红旗渠精神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群众得实惠。”李进平说。
“培训结束后,广大党员干部掀起了学习红旗渠精神的热潮,这将对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克难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产生深远的影响。”许昌市东城区党工委副书记张玲芝说。(稿件来源:许昌网 作者:魏东雅 通讯员 申红丽 吴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