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培训

学习感悟 | 体会太行山力量之源 追随红旗渠精神之光
2022-08-08 澎湃新闻 1809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来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培训,不仅是接受一次党性的洗礼,更是坚定初心和使命的精神补给。从外出实践教学到课堂党性教育,无不时刻驻足仰望那谱写着林县历史的不朽丰碑,体会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红旗渠精神”,感悟巍峨太行山一脉传承的伟大力量,内化于心,笃实力学。

       学习十万大军战太行的艰苦卓绝精神。在林县前县委书记杨贵的访谈录中,杨贵从一位实践者、组织者、领导者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当年面对修建红旗渠时面临资金短缺、装备落后、粮食不济等困难,林县人民依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历史指引方向,时至今日,这段艰苦卓绝的历程仍值得我们深刻铭记,运用于行。要眼睛向下。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正如杨贵老先生真真切切的深入每家每户走访,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踏遍林县山河,才会在众人反对时初心不改、力挽狂澜,才会修建出震惊世界的“奇迹工程”。要胸怀人民。时时铭记鱼水般的党群关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杨贵为了人民吃水用水,一提出引漳入林工程便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民的支持,阔别二十年再回林县时全县百姓摩肩接踵前来看望。杨贵先生让我们明白,只有心系人民,才会获得人民的爱戴。要初心不改。与宏伟壮阔的修渠工程一同产生的“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等,无不时刻鞭挞着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拿出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拼劲、韧劲和干劲,勇于担责、担难、担险,不断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新作为贡献新成就。

       学习砥砺前行出太行的一往无前精神。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艰苦修建红旗渠的岁月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牢记于林州人民的心中,刻在了林州人民的脊梁上。红旗渠干渠修建成功后,林县人民陆陆续续修建分渠、大小水库等多个项目,极大改变了林县生产生活方式,加速推动林县社会经济发展。不论是炮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时代,理想信念、精神干劲不能丢,这是开拓创新的根源,只有不断在凝心聚气中提升精神气,才能保证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保持卓绝的战斗力。杨贵曾自豪地表示,林州人前往全国各个城市均能够被欣然接纳。深挖这背后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段修渠经历,带给了林县人民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力量,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可以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学习再创辉煌美太行的踔厉风发精神。如今,林州已建立红色研学、绿色生态、蓝天滑翔的“红黄蓝”三色旅游品牌,成功打造出“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瞭望当今富足城美的林州,庙荒村、止方村等现代新乡村“群星闪耀”,回想一步步走来的建设之路,处处蕴含当年修建红旗渠精神内涵的影子。立足当下更广阔的舞台,我深刻感受到,无论身在何处,始终不能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始终应牢记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使命: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中,更好地服务群众;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更好地奉献国家。作为一名青年选调生,我们更应让强烈的责任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直面矛盾、勇于担当的力量之源,将钉钉子精神融合于工作中,敢接“烫手山芋”、敢啃“硬骨头”,善于突破,不负党的信任,不负人民的期望。

       红旗渠精神的一脉相承,谱写了修渠引水的战太行、走向世界的出太行、重建家园的富太行以及扮美家乡河山的美太行这四个宏大的乐章。执着、坚守、务实、一往无前的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林州人,更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鼓舞着我们每一位立志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儿女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时刻保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一以贯之的定力、一如既往的耐力、一往无前的魄力,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共同书写新时代伟大事业的精彩华章。(小铺乡杨公店村村支书助理、县人民法院试用期人员 王静怡)

       原标题:《【学习感悟】体会太行山力量之源 追随红旗渠精神之光》

合作办班:

0372-6186602
0372-6186620

办 公 室:

0372-6186601

传  真:

0372-6186611

邮  箱:

hqqgbxyjwb@163.com

网  址:

www.hqqgbxy.com

学院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学院路1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24 红旗渠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豫ICP备1502896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