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专题培训,虽然时间短,但通过课堂教学的听和现场教学的看,让我对林县人民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结合我们华州的实际,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要树牢一心为民的初心
红旗渠工程之所以能胜利完工,我认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所需作为干事创业的立足点。 1956年,26岁的杨贵任林县县委书记,面对山区建设的种种困难,他带领一班人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访贫问苦,积极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到千百年来,林县人民饱受缺水之苦,他们想的是水,盼的是水,梦的还是水,水是林县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的障碍。要活命,要有尊严的活命,彻底摆脱一生只洗三回脸(出生、结婚、死亡)的屈辱生活,这就是林县人民最急切的需求。谁能实现这个愿望,谁就是林县人民的英雄,就能得到林县人民的拥护。红旗渠的修建,就是林县县委找准了群众的诉求,从而得到林县55万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1957年林县县委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到1969年红旗渠整个工程建成的13年里,经历了国家三年困难和文化大革命,先后三任工地总指挥长,但是他们为民修渠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正是他们一心为民的坚持和林县人民为摆脱贫穷进行的不懈奋斗,才成就了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认识到区委围绕“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制定的规划和目标,也是从华州人民的需求和华州发展的实际出发的,同样也需要大家同华州人民一道来坚持和奋斗。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观的重要论述和观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对华州人民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像接力赛一样,一任接着一任干,紧盯目标不放松,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华州的跨越发展。
二、要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
林县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劲头筑就了“艰苦奋斗”活的灵魂。红旗渠的修建过程,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动乱时期,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不向国家伸手要,在资金、物资、粮食都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排除各种艰难险阻,战天斗地,矢志不移。他们仅凭自己一双手,拿着铁锤、钢钎等落后的劳动工具,安全措施只有竹帽、长绳,靠人抬车拉,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彻底摒弃精神不振,消极懈怠,在困难和压力面前退缩和逃避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眼界高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攻坚克难、矢志奋斗的决心不能弱。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主动、想法设法地解决,否则承担的任务或项目一拖再拖,迟迟不见成效,甚至成为半拉子工程,这会耽误华州发展的大好机遇。难道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会难过当年修建红旗渠?干而不成,不如不干。
三、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大的工程包括分成四段修建的总干渠、三条同时开工修建的干渠、水利配套工程,小的工程不计其数。没有林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不计得失,哪来历经十年成就的伟业。区上制定的规划和目标,各单位、各镇(办)承担的重点工作,像高新东区、机场建设、渭华干部学院、少华湖等等,都不是那个单位一家能够完成的,都需要大家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希望大家能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少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全区大局,少一分推诿扯皮,多一分支持配合,真正把应担的责任担起来,把承担的工作干好、协调好、落实好,在此过程中,我们人大也要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主动开展监督,在全区追赶超越的大局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我坚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下,通过在座各位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华州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作者为华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